
犬:吐舌头式降温
人类会通过身体出汗,达到散热效果。狗与人不同,只有脚掌部才有少量汗腺,降温效果有限。狗的散热器官主要是舌头,通过唾液蒸发来散发热量。
天气炎热时,狗会加快呼吸频率,通过空气流动,带走更多体内的热量,保持身体在正常的温度范围之内。
熊:换毛玩水式降温
到了夏季,很多哺乳动物会进入换毛期,熊也是如此,它们会褪去冬季御寒的那层细密的绒毛,代之以更加轻盈和稀疏的针毛。这种毛,在夏季既可以抵挡烈日的高温,也可以保护熊的皮肤避免被日光灼伤。
除了换毛,熊也很喜欢泡在水里降温。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支持建立的罗马尼亚libearty熊类保护中心,夏天的水塘成了那里“居民”降温避暑的绝佳去处。
蛇:躲避式降温
蛇是一种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变温动物,它们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恒定的体温。
蛇应对高温天气最佳的办法就是躲避阳光的直晒。为了躲避烈日,它们会选择在岩石、洞穴或有植物遮蔽的阴凉处栖息。
猪:洗泥浴式降温
猪的汗腺也不发达,降温只能依靠物理方法。天气炎热时,猪最喜欢通过洗泥浆浴来保持清凉。
在泥浆里打滚是猪最享受的时刻之一,那层粘附在身上的泥浆就像是天然的防晒霜,既能降温还能保护它们的皮肤不被蚊虫叮咬。
大象:扇耳式降温
大象的耳朵其实是一个“散热器”,那里的血管网非常丰富。全身的热量通过血液流经耳朵时,大象通过扇动耳朵,可以增加耳朵的血液供给,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另外,大象比其他哺乳动物耐受温度波动的能力也更强。研究显示,大象、骆驼等在干旱、戈壁地带生活的动物,其体温在白天和夜晚的波动范围可达5-7摄氏度。如果换成人类,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
鸡:冲冠式降温
鸟类一般都没有汗腺,所以只能以其他方式来降温。鸡则依赖其头顶的鸡冠来降温。
鸡冠的血运非常丰富,血液流动到鸡冠时多余的热量就散失到环境中,鸡身体的温度也随之下降。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鸡还会张开口急促呼吸,通过体液蒸发和空气流动带走体内的热量。
(文中图片来源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World Animal Protection.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in England and Wales, Registration No. 4029540. Registered Charity 1081849. 222 Grays Inn Road, London WC1X 8HB, United Kingdom